
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(BOI)最新數據顯示,2024年外商投資申請總額突破1.138兆泰銖,創下近10年新高!投資項目數更達3,137項,年增40%,雙雙刷新BOI成立以來最高紀錄。此波熱潮不僅反映國際資本對東盟泰國信心,更為外商締造絕佳營商機遇。最新數據顯示,2025年外商投資意慾並未冷卻!泰國商業發展部(BDD)於3月19日宣布,2025年首兩個月,共有 181 名外商獲准在泰國投資,比同期增長 68%。

2025年首兩個月外商投資者數量急增68%
根據《外國人商業法》BE 2542的規定,BDD局長Oramon Supthaweetham表示,獲準投資的外國人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8%,達到181家外國公司,總投資額為352.77億泰銖。較去年增加了87.38億泰銖,增幅達33%。她指出,對泰國投資者最多的五個國家包括日本、中國、新加坡、美國和香港。
- 日本共有38家投資者(佔所有外國投資者的21%),投資總額達136.76億泰銖,主要投資供應鏈業務
- 中國有23家投資者(13%),總投資額為51.33億泰銖,同樣專注於供應鏈業務
- 新加坡有23家投資者(13%),總投資額為44.9億泰銖,涵蓋現代物流中心、橡膠輪胎開發和資料中心
- 美國則有19家投資者(11%),總投資額為13.72億泰銖,主要投資零售業務和股票交易的數據技術
- 香港有16家投資者(9%),總投資額為15.87億泰銖,專注於技術和工程業務以及現代物流中心

供應鏈重構:泰國成「中國+1」戰略核心樞紐
在中美科技博弈與地緣衝突加劇的背景下,跨國企業加速推進供應鏈分散化布局。泰國憑藉東盟地理中心、與RCEP(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)關稅網絡,正崛起成為外商投資首選地。「中國+1」戰略是跨國企業為分散對中國供應鏈的過度依賴,將生產基地多樣化的重要策略。
電動車(EV)產業:泰國正在努力成為東南亞的電動車製造中心,吸引了眾多國際汽車品牌和零部件供應商。2024年,泰國宣布目標:到2030年電動車產量佔全國汽車產量的30%。國際投資者進軍泰國,例如比亞迪(BYD)和日本豐田(Toyota)早已在泰國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。2024年,韓國現代汽車(Hyundai Motor)亦宣布將投資10億泰銖(約2800萬美元)在泰國設立一個電動車和電池組裝廠。工廠將位於曼谷東南部,計劃於2026年開始投產。

未來產業:2024年,Microsoft 、Google 、Amazon、Tiktok先後宣佈在泰國建據中心、雲端區域,投資額以10億美元起計。NVIDIA 亦於去年在泰國推出自主AI雲平台 SIAM.AI CLOUD(全球首個擁有OpenThai GPT大型語言模型)。

PCB 半導體及電子產業領域:2024年外商投資額合共2,317億泰銖,投資項目為407個。其中,生益電子(SHA: 688183)、依頓電子(SHA: 603328)、崇達技術(SHE: 002201)等多間中國PCB巨企,亦於2024年設立子公司,購買工業用地,以滿足業務需求。

再生能源產業:2024年外商投資額合共1145億泰銖,投資項目為515個。光伏龍頭天合光能,2024年亦擴大在泰國投資計劃。其中包括在烏汶叻府和孔敬府的浮動太陽能電站項目。

泰國政府對經濟發展軌跡持樂觀態度
泰國總理貝東塔在泰國國家廣播服務公司每月播出的「賦權泰國人」電視節目中,公開表示儘管去年GDP增長率為 2.5%,但政府對經濟發展軌跡持樂觀態度。泰國總理強調,政治穩定將會成為外商投資泰國一大優勢,而泰國正透過此優勢聚集大量外資企業前來投資。

泰國總理亦提到將推出更多中小企業貸款計劃,以增強他們營商信心。現時中小企業佔泰國企業的 75%,相關計劃將有助刺激經濟發展起提振作用。
對路泰國發揮泰國「超級聯繫人」角色,協助企業經香港出海拓展業務
對路泰國積極發揮泰國「超級聯繫人」角色,協助企業經香港出海拓展業務-實現保駕護航、合作共贏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有健全法規、完善金融體系、融資成本低、資金自由進出、無外匯管制,這些都是方便發展海外市場必要條件。同時,香港政府提供「BUD專項基金」,資助企業發展東盟泰國市場。面對中美博奕大局,企業應當把握這些優勢,發展東南亞市場。
對路泰國一直以來心繫社會,服務各大商會組織。同時為過百間企業出海泰國、開立100%全外資泰國控股公司。商家透過合法合規 IEAT 泰國工業管理局政策,可實現全外資持股。同時,專業團隊同時協助客戶申請 BOI、辦理進出口權證、工作簽證及長期居留、產地來源證等。我們為 GEMOPOLIS自貿區泰國唯一官方直接代表。詳情可以按以下連結,索取更多資料(https://bit.ly/3UKXHnI )。
